服务热线
如何预防脑中风
- 分类:健康科普
- 发布时间:2020-12-19 10:54:55
- 访问量:0
一、脑中风的危险因素?
无法改变或控制的因素
1.年 龄:年龄增高发病率增加
2.性 别:男性>女性(女性绝经后发病率与男性相等)
3.家族史: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
4.地域差别:北方发病大于南方
可以改变或控制的因素
1.高血压、高血脂、糖尿病、房颤
2. 吸烟、酗酒、肥胖、运动量过少
3.既往有冠心病,或心脏病发作史
4.既往有外周动脉疾病史、有风湿免疫类疾病的病史
二、 脑血管病病因
1.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原因,2.高血压3.脑血管先天性异常4.心脏病5.代谢病中糖尿病6.吸烟和酗酒7.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8.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(打鼾)等。
三.脑血管病的预防
(一).防发病(一级预防)
从未发生过中风的人,应及早发现危险因素,并采取综合控制措施。
1、保持平静心情
2、保持节律有序的生活
3、保持适量运动
4、积极预防,控制危险因素
(二).防复发(二级预防)
已发生过中风的患者,应采取更积极的措施避免复发,因为一旦患了脑血管病,再发的可能性远远大于普通人群。对于脑血管病患者来说,如果得病之后不注意预防,那么5年内复发的可能性超过30%。但是对于大多数病人来说,通过服药和改变生活方式可以防止脑血管病再次发生。
1、降压药物
高血压是脑血管病最重要的独立的危险因素,血压越高,发生脑血管病的几率越高,研究表明降压治疗可有效降低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达40%。在医生指导下,坚持经常服药,保持血压稳定。高血压病人服降压药时不可随意停服。另外高血压病人在寒冷季节还要适当地增加降压药物的服用量。关于降压的总体原则是,年轻人群血压不要太高,老年人群血压不要太低,平稳为主。
2、降糖药物
糖尿病患者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指数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-3倍,且前者发病时间要较后者早10年。除此之外,当脑血管病患者中糖尿病和非糖尿病人在出现相同大小大脑损伤时,糖尿病人还存在致死率高、致残率高、恢复缓慢的特点。所以,合理使用降糖药物,控制血糖是十分必要的。有糖尿病患者,应注意监测血糖,在医生指导下应用降血糖药物。
3、降脂药物
高脂血症患者脑梗死的发病率相应增加。控制高脂血症,有效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,通过强效降脂,长期服用可稳定斑块,甚至缩小斑块,从而预防脑血管病复发。
4、抗凝药物
由心脏性因素引起的脑血管病也非常多见,医生常提起的房颤引起的左心房血栓就是一大祸首,对于脑血管病高风险(心房纤颤)患者,建议在医生评估指导下行抗凝治疗预防脑血管病的复发。但抗凝药物同样存在出血的风险,应在医师指导下谨慎使用。
5、抗血小板聚集药物
阿司匹林(aspirin)、氯吡格雷(clopidogrel)等抗血小板药物作为脑梗死预防的基础用药,其疗效确切并已经列入相关脑卒中预防指南,在脑卒中的二次预防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。但是具体用药标准还要根据患者病况以及药物适用症运用,因此服药要遵医嘱!
6.日常生活级饮食上
注意合理饮食,少吃油腻食物,膳食总体上要低盐、低脂肪、低胆固醇,常吃新鲜蔬菜,多食含植物蛋白丰富的豆类制品,戒烟戒酒,定期健康体检,不要用保健品代替药物治疗。
7.情绪的波动也是心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,因此老年人一定要保持心态平和,避免情绪激动,大喜大悲尤不可取。
8.其他:冬天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,老年人应该注意饮食起居,注意防寒保暖,避免严寒刺激。
四.发生脑中风,该如何处理?
1.如果发现家人肢体活动不利,无力,口歪眼斜,口角流涎,言语不清等情况,请立即到综合性医院就诊;
2.请勿在家中自行服药,尤其是发病后不要立即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,避免可能是脑出血而加重病情;
3.在有效的时间内动脉或静脉溶栓是治疗脑血栓最有效的手段,能最大限度降低病残或完全康复,强调早期发现,早期溶栓(发病后3-6小时内);
4.早期治疗,早期康复,早期预防。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重大新闻
*网站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,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