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务热线
天气渐冷,警惕心血管疾病!出现这些症状要及时就医!
- 发布来源:
- 时间:2023-10-24
【概要描述】
霜降已至,冬日渐近,天气越来越冷,心血管疾病也进入高发期,加强心血管疾病防治尤为重要,那么该如何有效防治,又需要注意哪些事项?今天,就跟大家聊聊心血管疾病那些事。
秋冬季心血管疾病高发的原因
长期高血压、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患者遇到冷空气刺激时,因生理反应就会使血管骤然收缩,由于血管的内壁较厚,管腔狭窄,加之有大量的脂类沉积与粥样硬化斑块,导致血液在血管内流通受阻,从而极易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发作和复发。同时寒冷的天气还将影响心脏本身血液的供应,极易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。
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有效预防
1、控制体重:肥胖是三高和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。根据世卫组织定义的标准:BMI≥25为超重,BMI≥30为肥胖。BMI=体重(公斤)除以身高(米)的平方,大家可以计算下自己的BMI,看看体重是否在正常范围内,BMI的正常范围大约在18.5-24.9之间。
研究表明,体重增加10%,冠心病危险增加38%;体重增加20%,冠心病危险增加86%。
2、远离烟酒:抽烟不但损伤肺脏,增加肺部疾病和恶性肿瘤的风险,还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、血管斑块形成的风险。血管斑块形成风险越严重,就越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,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所听说的心肌梗死,其实就是血管斑块破裂后的经过一系列反应形成血栓,所致血管狭窄,血流突然中断,心肌细胞缺血缺氧坏死所致。因此,不仅要戒烟,更要远离二手烟。
在许多人脑海里认为,喝酒是不是对人体是有益的呢?其实喝酒不但不会降低血压,反而会升高血压,升高血脂,加重动脉粥样硬化。少喝酒或不喝酒,才能保护血管,预防心血管疾病。
3、避免熬夜:熬夜会让人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,也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,心率加快,血压、血脂、血糖水平升高的风险增加。长期熬夜,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,甚至诱发斑块破裂,直接形成血栓,导致心肌梗死。
4、心理健康:长期压抑、郁闷、沮丧、悲观、嫉妒、暴躁、暴怒等都是不健康的心理状态。长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,久而久之会质变成生理性疾病。为了健康,请保持乐观、积极、阳光的心态。
5、适当运动:适当的运动可以锻炼心肺功能,促进身体代谢,增强骨骼肌肉力量;运动还能有助于增进血液循环,提高免疫力,提高各脏器的含氧量,预防三高和心血管疾病。
建议每周运动5次左右,每次不少于30分钟。运动强度以中等强度为主,比如打球、跑步、骑车、游泳、跳绳、跳操、快走……选择一项自己喜欢且能够坚持下来的运动。
秋冬季节运动需选择合适的时间段。秋冬季节的早晨是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候,刚从被窝里出来,一下子到室外,温差过大,天冷会让血管收缩,很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,因而应避免清晨气温低时运动,上午10点以后气温升高后或者下午运动最佳。
6、遵循医嘱:对于有心脏基础疾病的老年人,应坚持治疗,按时服药,定期复诊。病情有波动时,及时与医生联系,而不是自行调整用药。而一般情况良好的老年人,也要注意心率、血压、呼吸、脉搏的监测,定期体检,防范于未然。
身体出现哪些异样需尽早就医呢?
1、呼吸困难:心脏病、呼吸道疾病,都可能引起呼吸困难、急促、气喘、憋气等。尤其是出现夜间憋醒,只有坐起来才能呼吸的现象,此时可能是心功能不全加重,需要及早就医检查心肺功能。
2、双下肢水肿、明显低于平时的活动量即感喘憋:尤其是既往有心脏疾病的患者,可能出现了心功能不全,需尽快就医明确。
3、心慌、心悸:如果自己感觉心跳不规律,如心慌、心悸、心跳过快、心跳漏了一拍、自摸脉搏不规律跳动等,这都属于心律失常的表现,如果发作频繁,需要马上就医。
4、突然疼痛:如突然出现胸痛、肩痛、胃痛,甚至牙痛等,可能被忽视或被混淆认为是肩周炎、胃病、牙龈疾病。如果疼痛难以忍受,持续不缓解,伴大汗,可能是心梗发作的前兆。
心血管患者发生在下巴及以下、肚脐以上的突发性疼痛要警惕心脏问题,需拨打120急救或者立即就医。
5、头晕、晕厥:如果生活中出现头晕、晕厥,浑身无力,心率慢,发病时血压低,也可能是心律失常或者体位性低血压,迷走神经反射等引起来的,需要及早就医明确病因。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重大新闻
*网站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,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*